若曦一直都說自己不喜歡姐姐的性子,但是後來,若曦也慢慢的變成了姐姐的模樣,從開始的單純活潑,變成了沉默寡言,兩姐妹的一生真的格外相似。
當初的瑪律泰若曦像極了當年的瑪律泰若蘭; 後來的瑪律泰若曦像極了現在的瑪律泰若蘭。
若曦初到八爺府的日子是最快樂的,跟丫鬟們提踢毽子,順便打聽打聽若蘭的秘密,跟明玉打打架,跟十爺鬥鬥嘴,那時候沒有沒有軟肋,不過是遊園驚夢、一覺入夢、想讓夢醒卻醒不過來。
那時的若曦不過是個十幾歲的小姑娘。即便有了來自未來的意識和眼界,也還是調皮的孩子心性。她喜歡著最明亮的衣衫,戴著最嬌豔的紅花,發出最爽朗的笑聲。
她是那樣的鮮活自在,和明月打架,為十爺過生日,和十三爺買醉到天明。入宮前的那些年,是若曦最開心的日子吧。
那時若曦心中最大的疑惑,是八爺如此鍾情、寵愛姐姐,為何姐姐就是不言不笑。終日穿著素淨的衣衫,梳著簡單的髮髻。若不是為了照顧她,姐姐幾乎都待在佛堂不肯出來。
即便被福晉欺負了,因為不可多言語一句。可是沒關係。有她在,她就會保護好姐姐。日子就這樣熱鬧又平靜地過著,直到入宮。
進宮後的若曦,從選秀秀女,陰錯陽差的成了康熙御前的奉茶宮女,從此伴君如伴虎,因為本身謹言慎行,加上從現代學來的一些小技能,越來越受到康熙重視。
她為所有人殫精竭慮,憂思過度,最後油盡燈枯客死異鄉。最後的日子裡,她在十四爺府邸,活成了姐姐當年的樣子。穿著簡雅的青衫,頭戴素淨的簪花。不言不語,不吃不喝。
整日裡就是靜靜地坐著,等著心愛的人來接她。只不過若蘭拿著八爺的休書心滿意足地離開,她卻以為不被四爺原諒,留下了很多遺憾。
有時會想起若蘭,想起她騎馬的英姿,如果沒有八爺,若蘭就是最初的若曦甚至可能一輩子都是,那樣若曦也不用遇上八爺,可能也不會遇上四爺,是永遠的若曦。
一個不能和愛的人在一起,所以不爭不搶,一個得到了又失去最後沒在一起,愛情呀,最磨心。
若曦其實最不喜歡姐姐的性子,她說太安靜,可是最後,她也活成了其實當初最不喜歡的樣子。
真的是苦命的姐妹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