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在看劇的時候是什麼感覺,玉檀這個姑娘為了老九終身留在宮中,而最後的結局也是相當的慘,在這其中讓人爭議的就是玉檀到底是不是真心對若曦呢~
《步步驚心》中有很多苦命的女性角色,如上文所提到的綠蕪,她陪伴十三爺在養蜂夾道熬過了整整十載的酷暑寒冬,終於盼來了自由,卻也迎來了自己的歸期。
而玉檀同樣是一個悲劇的人物,只是她卻遠遠沒有綠蕪的幸運,她與她心愛的男人永遠地遙遙相望,至死難以相守。
小編覺得玉檀這個人物形象很立體。
若曦在得知玉檀是九爺安插在宮中的眼線後說的話是對玉檀的一生很標準的評價:她這一生,左右為難一點都不比若曦少。
玉檀對若曦有利用嗎?當然有,可是細數起來,真正傷害若曦的事情,玉檀沒有做過。
玉檀作為九爺的眼線「對若曦出手」是在太子第一次被廢的時候,玉檀用兩個太監的故事提點若曦去提醒八爺。
準確來講,這件事說到底對若曦並沒有本質傷害:因為第一,出口提醒八爺本就是若曦心中所想,第二,出言提醒只是提醒八爺不要輕舉妄動,而非告訴八爺當日皇上說過什麼,所以若曦也沒有被皇上懷疑的危險。
所以說玉檀對若曦沒有真情我不支持。
別忘了若曦在被太子求娶的生病期間,都是玉檀在照顧她;在若曦被罰去浣衣局的時候,除了各位阿哥的打點之外就是玉檀,而且玉檀也是常常親自去浣衣局探望照顧若曦的人。
除此之外最有爭議的一件事就是,最後四爺上位之後,給了玉檀一個出宮的機會,但是玉檀利用若曦的心軟留在若曦身邊,繼續探查四爺的消息。
可是這件事情,如果站在玉檀的角度來講:自己所愛之人的敵人上位,所愛之人受到的壓迫委屈不少,玉檀怎麼可能在這個時候離開皇宮不管九爺?
所以,如果要我對玉檀的一生做一個評價:她的有情有義不比若曦少,而她對若曦的情義自然也是出自真心,但是這份真心與九爺的救命之恩比起來,實在是微乎其微。她這一生,都夾在心上人和姐姐之間左右為難。
玉檀和若曦相處得越久,內心的愧疚也會越久,很長時間玉檀都會悶悶不樂,她無法向別人訴說自己的煩惱,只能一個悶在自己的心裡。
若曦和玉檀結拜成姐妹,這是玉檀設計的結果,也是為了進一步可以取得若曦的信任。
若曦被罰浣衣局,玉檀是松了一口氣的,雖說浣衣局日子苦,但是若曦不用整日心驚膽戰地過日子。
玉檀也不用左右為難。
四爺登基,若曦的身份更顯得重要,四爺為讓若曦開心,將之前若曦的熟人都調來若曦的身邊。
玉檀也在其中。
玉檀見到若曦很開心,作為姐妹,玉檀是喜歡若曦可以幸福的。
但是玉檀明白,若曦和九爺,她只能選擇一邊。
玉檀無奈,只能繼續幫九爺傳遞若曦和皇上之間的各種資訊,但是沒有永遠可以保住的秘密。
玉檀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最終都會付出代價,玉檀一直在等著這一天的到來。這一天終於來了,玉檀反而松了一口氣。
玉檀將自己想說的話,寫在手帕上,玉檀知道若曦是一個聰明且重感情的人,這一生唯一對不起的也只有她了。無論如何玉檀也要將事情的始末告訴若曦,不再讓若曦與四爺之間產生誤會,也算是對若曦的一份交代,無論結果如何都是她玉檀應該得的,她玉檀至死無悔。
《步步驚心》原作者曾經說過,這本書中的女子都情感純真,男子都比較複雜。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玉檀的遺書只和若曦說:「姐姐必能明我心」。因為玉檀知道,本質上講,玉檀和若曦本來就是一種人。
玉檀在宮中步步驚心舉步維艱,為難之處不少,只為一個情字。
而若曦在前期為了四爺在浣衣局八年;到後期為了玉檀,為了八爺和四爺分開,也不過是為了一個情字。
而且玉檀明知若曦能體諒理解自己,可是她卻沒提前向若曦坦白求若曦救自己一命,這說明,她抱著必死的決心,也不想讓若曦為難。
因為如果她真的求情,若曦必定會盡全力去救她,若曦盡全力救一個四爺已經決定要處死的人,必定會導致他倆感情破裂,按理說,四爺與若曦感情破裂這麼大的問題是八爺黨最願意看到的,但是玉檀為什麼沒有?因為她不想讓若曦左右為難。
這部劇真的值得細品,劇中的女子也真的是純情且單純~